游戏妈妈怎么玩
1、游戏,就像我们每天面临的压力一样,是一把双刃剑,既可能成为痛苦的来源,也可能成为动力的源泉。游戏既可以是亲子冲突的导火索,也可以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,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应对和处理。
2、——李会杰,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,在上一篇文章《都是游戏惹的祸。亲子冲突背后真相揭秘,家长别再错怪它了。
3、》中,我们讲到,游戏已成为当代青少年娱乐和社交的重要方式,而家庭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,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动态。当家长不分情况、不分场合地禁止孩子玩游戏时,这种行为可能会破坏家庭系统的平衡,引发严重的亲子矛盾冲突。
4、同时,我们也揭示了家长对游戏的诸多误解,如确认偏差和信息茧房效应,这些都可能导致家长对游戏持有更为敌对的态度。为了帮助孩子和家长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找到更好的相处之道,减少因游戏而引发的亲子冲突,今天我们将重点探讨家长可以采取的策略,帮助家长更理性、更有效地应对孩子玩游戏的问题。
5、接下来,我们将详细介绍五种实用策略,帮助家长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同时,引导孩子健康、合理地玩游戏,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。调整观念,游戏不是只有害处。自1978年起,研究者陆续发现视频游戏可以提高手眼协调、决策、数字词语再认能力等一系列认知功能。
游戏妈妈怎么玩
1、我们之前的研究也发现有视频游戏经验的青年人、中年人及老年人,反应速度和注意力优于没有视频游戏经验的对照组。近来,我指导我的研究生研发了一款“零欺凌”的严肃游戏,并且对小学4-6年级的小学生开展了防欺凌干预,游戏场景包括肢体欺凌、言语欺凌、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等。采用严肃游戏干预后,发现小学生在自我效能、共情、保护受害者行为及同辈守护等方面得分显著增加,而旁观者行为显著降低。上述结果提示严肃游戏可以作为减少校园霸凌的有效教育手段。
2、值得一提的是,完成该研究的是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在职研究生。在毕业答辩后,她给我分享了她的心得。
3、她说原本让她做该课题的时候,她还有些抵触心理,因为她之前对游戏的认知都是负面的,但是做完该课题后,她改变了看法,她觉得游戏在青少年的教育中也能发挥很多积极作用。2020年,《柳叶刀数字健康》杂志刊登了一篇基于多中心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俗称多动症,儿童游戏化治疗的研究,研究者开发了一款名叫“-01”的游戏,主要目的是提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注意力。经过4周训练,研究者发现相比对照组,训练组的儿童在注意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。
4、基于该研究结论,2020年6月,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了该游戏的处方药批准认证,主要适用于治疗患有注意力不集中,或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8-12岁儿童。坦诚相待,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。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坦诚的对话,了解他们对视频游戏的看法和感受,解释家长的担忧,在是否允许孩子继续玩游戏上,要达成共识。我同女儿也进行了沟通,问她为什么想玩《蛋仔派对》,她说这个游戏有趣,并且同学们大都在玩儿游戏,很多同学玩《蛋仔派对》,也有的同学玩《我的世界》或《和平精英》等。
5、通过交谈及实际观察得知,她并没有游戏上瘾,如果功课忙或我们禁止她玩的话,她可以做到连续多天不玩。明确规则,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。